程燕,女,中共党员,郑州工程技术学院传媒学院教师,文秘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河南省模范教师、郑州市优秀青年教师,郑州市师德先进个人,郑州市文明市民,中州大学“第二届教学名师”,校“两学一做先进典型”,连续多年先后被我校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优秀女教师、文明教师、师德先进个人。以爱来诠释教育,是对她最真实的写照。
爱学生,视学生为亲人
2018年,程燕老师为全校的本科生开设了通识课《礼仪与沟通》,几周之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惊诧不已,因为她竟然可以叫出班里近百名同学的名字,就是专业课老师,恐怕也难做到这一点,而一个公修课老师却做到了。十余年来,她坚持在学期初第一节课就搜集同学们的照片,做成带照片的花名册,保证能准确无误地喊出班级每一位同学的名字。她的礼仪课,每周只有一次,就是在每周只能和同学们见一次面的情况下,即使是全校一百多人的公修课,每个班每位同学的名字和面孔,她都熟稔于心。迄今为止,这样的花名册,她手头已积攒了厚厚一摞。
身为文秘专业教研室主任,2018级新生入校后,她又开始了多年来坚持的一项工作——在繁忙的教学之余利用休息时间见缝插针地与专业的每位同学进行面对面的约谈,以尽快地熟悉、掌握每位同学的家庭情况、个性特点,作为一名专业老师,她却出人意料地完成了。
2018年6月,毕业典礼当天,除了毕业证,2015级文秘的39位同学又意外地收到了一份特殊的“毕业礼物”——程燕老师亲笔为39位同学写的39封“离别专有情书”,当同学们拿到这封属于自己的“专有情书”之时,动容不已,因为在2015年秋天,2015级文秘专业学生入校之初,她当时就结合39名同学的特点写了39封独特的“欢迎专有情书”。
在她心中,学生是就是自己的亲人。平日里,她会把自己的衣物送给家庭贫困的学生;节假日,她会邀请学生到家中聚餐;有学生遇到困难之时,她会及时地伸出援助之手。
2015级文秘专业学生发明同学,因脚部受伤无法行动,她组织教研室老师筹募资金前去宿舍慰问;发明同学后来要回江西家中养伤,她原本要亲自送其上火车站,后来因为学院会议不能前往,她专门委托其他人开车去火车站送行。
……
在同学们心中,她不仅仅是老师,而更像知心姐姐。
爱教学,倾注一腔深情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她牢记初心使命,刻苦勤奋,虚心好学,并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手段。
当她怀着激情,带着理想第一次走上讲台的时候,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做一名称职的名副其实的受学生喜欢的教师。课堂上,面对同学们可爱的笑脸与充满求知欲的眼睛,更加坚定了她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信念。她说:要让学生有一杯水,教师必须是源源不息的泉水,只有这样,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她认为不能仅满足于学习借鉴前人的经验,停留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程度上,要有所发展、有所创造,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为了上好每一堂课,她到校图书馆、市图书馆、省图书馆借阅书刊,到各大书店自费购买了大量的相关书籍、音像资料;为了上好每一堂课,她精心制作每一页幻灯片,力求达到最完美的状态,即使是已上过多年的课程,她仍然会在每学期更新教学内容,力求与时俱进,与时代接轨,与同学们的思想接轨;为了上好每一堂课,她在有限的课余像海绵挤水一样挤出时间去听不同年龄、职称老师的课,博采众长,虚心学习;为了上好每一堂课,她的足迹遍及郑州市的大大小小的音像店,只为了寻找一盘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光盘;为了上好每一堂课,她在课下通过面对面的交谈,通过电话、微信、QQ等交流平台,广听同学们的意见,并根据这些反馈,及时在教学上作出更合理的调整……一份辛勤,一份收获。通过认真学习、钻研现代教学理论和身边老教师的成功经验,结合自己的特点,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特点,由她主讲的《社交礼仪》《礼仪与沟通》课深受学生们的欢迎与好评,2014年度,她被评为中州大学第二届教学名师;2015年度,她被评为郑州市优秀青年教师;2016年度,她被评为郑州市师德先进个人。
2008年3月份,远在家乡的爷爷病危,她多想在病榻前守着爷爷,陪伴老人走完最后的人生,然而,因为周二上午的课,她还是在前一天晚上赶了回来,虽然她知道这一别,将是永诀。周二上午的课间,家里打来电话,告知爷爷已在她走后的几个小时内病逝的消息,这一刻,她躲到洗手间,泪如泉涌。但是,她还是在短时间内迅速地调整好了情绪,擦干了泪水,修整好妆容后,她又强装笑颜地站到了讲台上。就在爷爷走后的第三十天,父亲又突发脑梗塞,作为家中唯一的女儿,她要在不耽误教学工作的情况下尽自己的孝心,于是,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上完课后,她就要匆匆地去赶长途汽车,回到家乡的医院,去照顾病榻中的父亲,在悉心料理父亲的同时,她没有忘记带上教材与教案。在上课的前一晚上,她则还要风尘仆仆地再从家乡赶回郑州,两个月来,她在郑州与家乡这两点一线的距离上忙碌奔波,但她没有因此给同学们缺过半节课。
2009年春节,她因病做了大手术,因为深爱课堂,深爱学生,她仍然拖着术后虚弱的病体坚持为同学们上课。
2016年9月2日,大伯去世,并于当天按照风俗进行入殓仪式,她很想赶回去再看大伯最后一眼,可这天恰逢新学期报到第一天,考虑到专业上还有各种事务要完成,掂量再三,她还是选择了没有请假,坚持到校上班。
爱专业,以奉献为快乐
面对工作任务,她从不提任何条件与报酬,而是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无闻、脚踏实地践行着一个党员教师应有的品德。
2018级新生入校,正装订制工作又提上了日程,这项工作始于2008年,迄今已走过了十多个年头。2008年9月份,她所在的文秘教研室召开了文秘专业改革研讨会,在本次会上讨论通过了两个方案——《关于在文秘专业学生中推行“正装日”的方案》和《关于在文秘专业学生中成立礼仪队的方案》,这两个方案的前期起草工作由她负责完成,同时,学院还交予了她后期的具体实施与执行的任务。为了给同学们节约费用,十多年来,在课余间隙,她亲自跑市场,分别实地考察了几个不同的厂家,反反复复对比价格、面料、做工,力争让同学们穿上价低质优的服装。为了保证质量,她数次到厂家察看;为了让同学们穿上合身的衣服,她要求厂家必须到校为每一个同学量体裁衣,并组织同学们有条不紊地进行测量尺寸;为了保证速度,“十一”黄金周,当别人外出度假之时,她却守在厂家盯着工人细致快速地做好每一件衣服。在此期间她花费的车费与电话费,全部都是自理,她从没有想过找学院报销这一切费用。在她的高度负责与努力下,几百套正装终于如期如愿地交到了同学们的手中。2008年10月20日,这一天,文化与传播学院(现传媒学院)首届“正装日”仪式正式启动,这在该院的历史上,是一件值得纪念的事情,因为它首当其冲,开了一个创新与改革的先河。
2008年10月24日,文化与传播学院(现传媒学院)礼仪队成立。礼仪队成立后,固定于每周五的中午为同学们进行义务培训,当别的老师中午休息之时,她却要带领同学们训练;没有场所,她创造条件,利用行政楼的大厅作培训场地;没有经费,她就自掏腰包购置相关的必需品;为了让礼仪队同学内外兼修,她请了相关老师来为同学们讲课。礼仪队已先后参加了校内、外的会务礼仪接待工作数百场次。在省委统战部举办的“纪念黄炎培诞辰130周年暨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座谈会”上,礼仪队同学的接待工作博得了河南省政协副主席龚立群先生及参会代表的交口称赞;在“全国红十字会组织建设工作会暨十佳百优千星表彰会”中,她们的出色表现更是赢得了中国红十字会主席彭佩云等领导及来自全国各地代表们的不绝赞叹;在2019河南省第九届紫砂艺术节暨第二届中部茶器博览会开幕式上,礼仪队再次展示了自己的实力与良好的素养……而这一切,与她幕后的认真辅导与无私付出须臾不可分离。2012年,由她指导的参赛队参加郑州市首届地方高校礼仪风采大赛获得了团体二等奖,学生获得“魅力达人奖”单项个人荣誉,她本人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2018年10月,由她指导的学生参加全国秘书专业技能大赛,获得口语表达一等奖等十个奖项,她本人也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2015年下半年,2013级文秘专业进行毕业汇报演出,为了办好这场汇演,连续三个月,每一天,每个周末,她都在学校和学生进行节目的筹划与商议,经常熬到深夜才回家;为了让演出办得更完美,她请来了乐队与富有经验的舞台指导教师,为了表示对他们的感谢,自己给他们支付了一千八百元酬金,此事从未向学院提起。
2019年6月,在2018级广告专业的《个人形象与社交礼仪》期末结课考核演出时,她自费400元为同学们垫付了租衣服的来回交通费用。
爱课程,身体力行扬礼仪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礼仪教师,她经常告诫自己: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并以自己的言行为学生作出表率,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影响学生。
每次上课前,都提前至少十五分钟到教室候课,从来没有晚到教室或提前下课;下课后,她从不急于赶着回家,而是挤时间和同学们在办公室聊天,在聊天的过程中不但得到了有益于改进教学的信息,而且加深了师生情谊。学期初就给同学们立下规矩,并且在每次课前都以PPT的形式强调应当遵守的课堂礼仪:上课不迟到,课堂不随意出入,桌面无手机,课堂无铃声、喧哗声,上课无低头族。
每节课前,她都会自觉、主动地把手机调整到关闭而不是静音或振动的状态,只要她的手机在关闭状态,她就一定是在上课,十三年来,每节课,节节如此。
上礼仪课时,告诫同学们要遵守各种社会公德,她会在生活中率先垂范地遵守;身为礼仪老师,她非常注重自己的仪表形象,为同学们作表率,以有声和无声的言行举止影响他们。
作为一名礼仪教师,为弘扬中华礼仪文化,传播文明礼仪知识,她付出了努力。近些年来,校外的一些单位如郑州市文明办、郑州经开区管委会、中原区委、郑州七中(初中部、高中部)、郑州人才交流中心、二七区国税局、郑州市档案局、郑州市人力和社会资源保障局、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明湖办事处、郑州鹤立教育集团、郑州市自来水污水净化处理有限公司、山东枣庄供电公司等多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纷纷邀请她为单位员工作专场礼仪讲座,反响良好。
爱传统,以“文”化人润无声
此处的“文”,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教育要以文化人,礼仪课更当如此,把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于课程的点滴之中。
礼主敬,仪为敬的外化。但如果仅仅流于形式,礼仪就成了华而不实浮于表面的虚架子。因而,这些年来,她注重从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切入课程,比如她在一点点啃《仪礼》《礼记》;比如,她在尝试让《论语》《弟子规》走入礼仪课堂,以此让自己的课程变得更为厚重和饱满,这个过程便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程燕教师提倡“致良知”教育,她认为致良知就是致青春,就是致幸福,应该创造一种幸福的教育。礼仪课程的教学难道不正是一直在与青春相伴,用教师的良知,用作为礼仪教师的言传与身教为同学们创造幸福的课堂么?
礼仪包括其他所有课程都不仅仅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以一种涓涓细流般的方式去浸润学生,以自己的言行为学生作出表率,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影响学生。礼仪,关乎爱与美。礼仪关乎修养,它是一种无形无声的渗透和影响,同时,它亦是一门关乎爱与美的课程。故,她在用心浇灌,力争让课堂成为同学们流连忘返的场所,营造一种惬意而舒适的氛围:课前,播放动听优美的音乐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课中,音乐也是惯用的表现手法,让同学们以轻松、惬意的心态接受知识。每讲收尾之际,她都会结合内容送给同学们一句、一段赠言,这些赠言或是独创,或是借用、引用名句,以此进一步启发学生,比如讲完《仪容礼仪》,她的赠言是这样的:“你永远无法获得第二次机会,以赢得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最先给予对方的印象,是外表而不是内心。假如给人的第一印象不好,又怎能获得别人的敬仰和接近的机会?”
这就是程燕老师,她以爱在诠释着教育,付出着并且快乐着!教育就是一场爱的修行,是用生命在影响生命,的确,程燕老师就是如此在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