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卫星,男,中共党员,郑州工程技术学院传媒学院学工办主任,2001年在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原中州大学)参加工作至今。工作中兢兢业业,踏实肯干,曾先后被学校选派郑州市文明办和登封市扶贫驻村。他不仅在学校工作突出,在外派单位同样是一位优秀工作者,受到了接收单位的一致好评。新型冠状病毒防疫到了最吃紧的时候,白卫星同志一直坚守在登封市大金店镇段东村扶贫工作一线。

白卫星同志坚守在登封市大金店镇段东村扶贫工作一线(左一)
一、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由武汉首次发现,并迅速蔓延至全国各地,2020年1月,在党中央的精确指导下,全国上下从中央到地方、从省到市、从乡镇到社区,分区分块陆续封城。在医院工作的妻子大年初一接到上班的通知,由于经历过2003年“非典”防控工作,妻子敏锐地感觉到此次疫情不同寻常,白卫星同志果断陪伴妻子带着两岁多的女儿大年初一从巩义老家返回郑州,做好妻子的坚强后盾。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他每时每刻焦急地关注着疫情动态,心中记挂着扶贫驻地的乡亲们。白卫星同志积极主动请示驻村第一书记胡志学在疫情期间驻村工作具体安排,并联系了扶贫驻地村委秘书,得知村中已经全面防控,村民安全,心情才稍微安静下来。作为高校教师,他此时牵挂的还有学生,通过微信和QQ等方式联系学生,要求大家待在家、不出门、服从防控管理。此时所有人都封在家里,外围的工作必须有人来做,身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服从组织命令,没有接到命令不得随意走动,他暗下决心,随时做好关键时刻投身防疫一线的思想准备,卯足了劲等待组织的命令。
二、关键时刻,志愿请战
2020年2月1日,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校党委向全校发出组建“党员先锋队”的通知,白卫星同志激动万分,关键时刻已到来,他立刻向妻子请示想参加学校“党员先锋队”的想法,妻子果断而坚决地予以支持,于是他第一时间报名,内心被各种防控工作的想法填充得满满当当,思考着无数个加入“党员先锋队”要做各种工作场景。当晚,他一口气写成“自荐书”,递交给校党委周春辉书记,请战参加学校“党员先锋队”。
由于扶贫驻村的原因,校党委组织部指示,在外派驻村还没有结束前,需要在驻地完成疫情防控工作,疫情防疫工作不分地点,在哪儿工作都是一线。接到组织部的指示,白卫星同志随即联系驻村第一书记,及时到驻地投入到了疫情防控工作中。到达驻地,经过健康检测和信息填报,他直接在四村联防卡点上岗。中午时分,随着村干部换防,他进入驻地村庄。在回村的路上,他了解到村中村民防疫情况和公共空间防疫消杀情况,家家户户的防疫情况比较到位,公共空间防疫消杀需要进一步加强。到达村部后,白卫星同志与驻村胡书记请示了一下防疫消杀工作安排,中午在驻地家中简单吃了点儿自带的干粮,没顾得上休息就到了村部,待防疫消杀设备和消杀84召集齐备,调制防疫消杀84配备比例,背起30公斤重的防疫消杀设备,带领村干部开始进行全村公共空间和健身器材的防疫消杀。整村公共空间和健身器材全部防疫消杀完毕,已是傍晚时分。返回驻地家中,他才发现浑身上下已被汗水湿透,赶紧将衣服脱下,换上驻地家中便装,继续吃了些自带的干粮,填饱肚子,拿出手机开始学习“学习强国”,学习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各种政策和决策精神,关注着全国各地疫情防控的方法和做法,注意着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展动态。


白卫星同志进行全村公共空间和健身器材的防疫消杀工作
第二天,他早早到达村部,打扫了驻地办公室的卫生,等待村干部的到来。逐家逐户排查登记注册越早进行越好,上午8点,村干部聚齐,一起协商和研究了“钉钉”网路信息填报流程,从村部南边开始,依次入户手机登记。村中大部分是留守老人和儿童,“老年机”居多,注册困难较大,他自己手机成了村民最理想的注册工具。一天走下来,他们完成了近百户信息的填报和完善工作,实现了驻地第一个村网络注册达到80%的村庄,受到了驻地镇领导的好评。次日,他将户口在村人不在村的村民信息一一进行了“钉钉”注册和信息完善。至此,全村119户540人的信息100%填报完毕。

白卫星同志逐家逐户排查登记注册信息(右一)
在驻地,白卫星同志不断了解村民健康情况,并与村民一起下地劳动,带动村民农作物春季锄耕。2月底,随着疫情不断地好转,全国各地有序进行复工复产,但城际公共交通仍未恢复通行,脱贫攻坚到了最后时期,贫困户家中急需工作来解决经济困境。经过走访贫困户,他得知好几个人都有外出的打算,积极协调村卫生室和村干部做好外出务工的健康证明登记注册。驻村工作队集中协调了一批前往郑州企业的贫困户,他自告奋勇,亲自送复工村民到郑州企业复工。

白卫星同志亲自送复工村民到郑州企业复工(右一)
三、新冠无情,人间有情
新型冠状病毒肆虐至今,全国人民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此次“新冠”疫情比“非典”疫情严重数十倍,各地医疗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武汉和重灾区,口罩和防护服成为了紧缺物资。白卫星同志密切关注着人们防疫使用最广的物资,口罩的销售情况,并积极联系一切可能购买到口罩的资源,在驻地,他先行购买200只防护口罩捐赠给防控执勤的干部和志愿者。

白卫星同志向防控执勤的干部和志愿者捐赠口罩(右一)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人在驻地,心在学校。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有效防控,学校一手抓网络授课,一边在为开学做着各种筹备工作。一旦开学,疫情防控依然是重中之重的工作,防护任务必将繁重,1万多名在校学生(不含毕业班),1千1百多位教师的人生安全和生命健康,就是一个不小的事情。为此,白卫星同志每时每刻关注、联系口罩销售商,凭借着坚持不懈的信念和韧劲,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最终联系到了一批1200只医用外科口罩,捐送给了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白卫星同志向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捐赠口罩
四、请战非偶然,习惯成自然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来临,写“自荐信”请战、积极主动投身驻村防疫一线、关心驻地老百姓和学校师生生命安全、捐赠防护口罩和医用防护口罩,这一系列的举动并非偶然。在学校工作期间,白卫星同志主动联系郑州市红十字会和郑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自2007年以来,积极主动参加各项志愿者活动近3500小时,组织的大小志愿者活动百余次,热心各种公益活动,是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培训救护师资、郑州市应急救护师资。
曾获得河南省优秀红十字志愿者、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工作者”、红十字会第三届“博爱中原·文明河南”红十字青少年应急救护技能大赛、知识竞赛、演讲三项优秀辅导奖;郑州市“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团干部”“新长征突击手”、优秀志愿者、优秀红十字志愿者、“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系列教育活动”先进工作者、大中专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和“先进工作者”;中州大学首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与管理工作“园丁奖”“优秀辅导员”“优秀共产党员”“文明教师”、建校30周年校庆工作“先进个人”“师德先进个人”“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升本工作先进个人;登封市“优秀驻村工作队员”。
多年的志愿者经历和热心公益事业的行为,以及丰富的应急处理能力,使得为难时刻和关键时刻站主动出来成为了一种习惯。积极并非偶然,习惯成了自然。共产党员要时刻保持一颗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积极心态。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不懈为人民服务。疫情虽然来势汹汹,但人们团结一致,听党指挥,众志成城,必定赢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