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国家发展的根本和依靠,在于人民,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和宗旨。
“幸福不会从天降”,满足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需求也不是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我们每一位中国共产党党员,都必须怀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殷殷初心和崇高使命,念兹在兹,自觉投身到实现伟大梦想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之中,并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担当使命,勇于开拓进取,创造性地做出各自的积极贡献。
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担负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光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9月9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讲话指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这是党和国家在新时代十分重视教育的重要价值体现。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作为一所诞生于改革开放下的地方型应用技术类本科学校,始终坚持创新发展的理念,牢记使命担当,不断探索发展,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
一、以党的建设为保障,推动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历程中,党的领导是主心骨,是重要保障。高等学校作为培养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要阵地,“立德树人”工作离不开党的领导。同时,学校教师和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调动,责任心的增强,凝聚力的增进,工作活力的激发,效率的提高,成果的提升,都需要以加强党的建设为保障。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作为党领导下的高校,特别重视党的建设,始终把党的建设摆在首位,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始终高举党旗跟党走,旗帜鲜明讲政治。积极传达学习中央、省市重要会议精神、重大决策部署,认真研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切实用中央精神统一思想、明确方向、指导工作。使全校师生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为提高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切实贯彻,学校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强化干部队伍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积极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大力推进“两学一做”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通过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党员教育活动、“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宣传教育活动,“壮丽70年,阔步新时代”系列活动等,激发了广大干部和教职工爱岗敬业、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学校的发展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强劲势头。
二、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人才培养,首先要解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作为社会主义高校,必须在立德树人上下功夫,培养出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的优秀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的高度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刻分析,2016年12月7日,他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讲话,深刻阐明了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这一论断为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方向与目标。我们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一批又一批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建立了“3+7”工作机制,成立了3个工作领导小组和7个建设委员会,并提出了“一二三四”工程和“三步走”战略发展目标。这些制度的建立都为我校贯彻落实好立德树人理念,起到了强基固本的作用。
三、 以内涵发展为主导,全面落实“三步走”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了四个“重大论断”: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为迫切;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些重大论断,为我国高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作为新建地方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在实现升本目标后。面对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居安思危,广泛调研交流学习,结合学校及地方发展现状与前景,明确办学定位,制定发展目标,凝心聚力,扎扎实实抓好内涵发展。为此,学校在2018年9月召开的第一次党代会上,进一步明确了学校“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夯实基础阶段。到2023年,学校办学条件全面改善,航空港校区部分投入使用,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第二步,全面提升阶段。到2035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主要专业通过专业认证,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第三步,快速发展阶段。到2050年,实现学校的全面快速发展,力争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并更名为大学。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学校的发展同样要重视每一个步骤。同样,学校“三步走”发展战略也要走好第一步,夯实办学基础。为了走好关键的第一步,学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和要达到的主要目标:一是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二是“一二三四”工程取得既定成效;三是坚持“以本为本”,推进教学管理改革创新;四是航空港校区一期建设工程投入使用;五是形成应用型学科体系,优化办学资源条件,强化教学质量保障,各项指标达到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要求并顺利通过教育部合格评估。
实现上述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关键是要坚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就是坚持以生为本,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以科技创新为重点,以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为近期目标,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推进教学管理改革创新,使各项规章制度为中心工作服务,使各种资源向教学工作集聚。以绩效分配制度改革和职称自主评审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激发广大教工干事创业的热情,增强学校的发展活力。切实抓好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切实抓好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对接的专业集群和新兴专业建设,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凝心聚力做好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工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四、以专业建设为龙头,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科专业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单元,是学生专业化学习的重点与核心。学校的内涵发展,要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只有抓好学科专业建设,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专业的设置坚持顶层设计,坚持紧密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搞大而全,并根据社会需求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实行动态管理。
明确的专业定位。学校立足于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需求,坚持“以工为主,工管结合,多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建设定位,现有25个本科专业,其中工学类13个,管理类5个,另有社会需求旺盛的专科专业30个,构成了装备制造、智能建造、信息技术、化工食品、商贸物流、艺术设计、文化传播等专业集群。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每个专业都必须达到合格专业标准,并从中遴选出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分层次分步骤进行建设。学校遴选了一批校级重点学科进行滚动建设和培育,应用化学学科被评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
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从人才培养方案抓起。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结合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需要,学校于2018年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修订,实行模块化课程,增加了通识公选课、第二课堂、创新创业实践模块,明确了创新创业实践学分最低要求,并较大幅度提高了实践教学学分比例,其中工学、艺术学类专业实践教学学分均占总学分的35%以上。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兼顾了专业评估和专业认证的需要。
优化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构成专业的关键,加强专业建设必须做好课程建设。学校要求,凡是列入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无论从师资配备、教材及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条件等方面都必须达到合格课程标准。在此基础上,学校进一步遴选校级重点课程、精品课程进行重点建设,并积极培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在线开放课程,推进“金课”建设。
革新教材建设。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专业知识的载体。学校每年立项建设若干门适合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应用型教材,并给予经费支持。应用型教材的建设,要求必须有行业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参与,要体现最新的工艺、技术、装备、管理等。作为河南省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应用型教材建设联盟发起单位之一,学校积极组织参与河南省应用型教材的“共建共享”,并牵头负责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应用型教材建设。
五、以科技创新为重点,全面提升学校科研水平
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同样是高校的基本职能,科技创新能力体现了学校的学术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学科专业建设、教学评估、专业认证等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发展。因此,学校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为规范科研管理,激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科技创新工作,学校先后出台了《科技项目管理办法》《科技成果管理办法》《科研经费配套及管理办法》《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科技工作量计算办法》《青年科研基金管理办法》《科技创新团队管理办法》《专利管理办法》《高层次科技项目及成果奖励办法》等管理办法,并设立了科技创新团队、科技创新杰出青年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培育项目、青年科技项目等专项经费,为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和科研发展提供了政策和经费保障。同时,学校筹建了分析测试中心,搭建了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为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条件保障。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科研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科研工作者不能单打独斗,而需要相互协作,共同奋斗。学校鼓励并支持教师按学科专业发展方向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组建科技团队,目前学校获得省级创新型科技团队2个。学校大力支持专业学院建立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并鼓励专业学院与企业合作共建科技研发平台,目前学校有省级工程技术中心4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9个,并建有河南省大数据双创基地、河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与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合作建立了院士工作站暨高性能有机功能材料郑州工程研究中心等。
对于高层次科技项目和高水平科技成果,除了给予奖励之外,学校还在专业技术职务自主评审中试行“代表作”制度,加大了高层次项目和高水平成果的权重。同时,在绩效工资分配办法改革方案和专业技术职务自主评审中,对教师按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型和科研为主型进行分类管理,并制定了不同的教学、科研标准。
为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锻炼学术带头人队伍,学校遴选了一批高职称高学历科研能力强的教师,与郑州大学、北方工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高校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并与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博士后。今年毕业联合培养研究生5名,目前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8名,在读的联合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有近20名。
六、以创新创业为抓手,全面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
创新创业教育是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学校历来重视创新创业工作,在“一二三四”工程中明确提出了实现创新创业能力跃升的目标。学校明确要求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并以创新创业教育为抓手,全面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
为推进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在通识必修课程中设立了2学分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论课,同时开设了SIYB创业培训选修课,并在第二课堂中设立了2学分的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要求。学校制订了《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认定办法》《创新创业大赛奖励办法》《学科竞赛奖励办法》等,支持和奖励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和学科竞赛。
为给广大学生提供开展创新创业实践的条件,学校要求所有实验室对学生开放,鼓励教师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申报实验室开放项目;同时鼓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校评审通过后给予经费支持,并推荐优秀项目申报省级、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支持创新创业项目的开展,学校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支持计划(每年100万元)和实验室开放项目专项资金(每年100万元),每年进行遴选资助。
学校要求每个二级学院都要结合专业特色建立创客空间,组建创新创业指导队伍,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提供指导和实践条件。经二级学院创客空间培育后的创新创业项目,择优入住学校“金河众创空间”,目前入住金河众创空间的创业项目30项,带动创业学生2000多人。2018年,金河众创空间被郑州市科技局备案为郑州市众创空间,创业项目营业额近500万元,利润约200万元。
在政策引导和经费支持下,我校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和学科竞赛的积极性非常高涨,取得了非常出彩的竞赛成绩。2017年和2018年,我校大学生在各类大赛中获得国家级奖励132项,其中一等奖48项、二等奖39项、三等奖46项;获省级奖励246项,其中一等奖51项;获市厅级奖励177项。我校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奖项目数量和等级快速增长,学生的综合素质稳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逐年提升,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学校荣获“新中国成立70周年河南人民满意的高校”“新中国成立70周年河南最具国内就业竞争力的高校”。
七、以产教融合为手段,全面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
产教融合是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校企协同育人是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让学生熟悉真实的生产场景、工艺装备、管理过程,培养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离不开行业企业的参与。目前,学校虽然建有240多个校内实验实习场所,基本能够满足当前的教学实践要求,但与实现高素质技能型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需要相差甚远。作为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学校在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同时,还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校政行企协同育人。通过产教融合、校政行企协同育人,以此打通人才的供给侧与需求侧,解决学生学用脱节、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供需矛盾,使学生真正成为应用型人才。
目前,学校以企中校、校中企、企业专班、订单班、校企共建工程技术中心等方式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协同育人,建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300多个,其中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3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5个。引企入校的“大众汽车”“新海岸艺术”等实践教学基地已成为学校校企合作的亮点。学校与凤凰教育集团合作共建教育部高校数字媒体产教融合创新应用基地,与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开展合作,与河南省陶瓷玻璃行业管理协会共建陶瓷博物馆,组建郑州市高端装备制造业教育集团,并积极推进校企共建共管二级学院,使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跃上新台阶。
八、以对外合作为助力,引进校外资源提升办学实力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各方面的支持。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可以利用校外的优质资源,实现学校的借力发展、合作发展、快速发展和变轨超车,因此,学校十分重视对外合作与交流工作。除了与行业企业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外,学校还积极与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广泛开展合作与交流。
目前已开展实质合作的国外高校有:英国齐切斯特学院、马来西亚林国荣创意科技大学;已有合作意向并开展了实质性洽谈的有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马来西亚砂拉越大学、澳大利亚科廷大学等。已开展合作的国内高校及研究机构有: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北方工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
学校注重从顶层设计谋划与各个院校的合作重点,形成资源互补。与英国齐切斯特学院继续合作办好会计、市场营销两个专科专业;推进与林国荣创意科技大学在特殊教育领域的合作;推进与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的合作,使查尔姆斯中国研究与教育中心尽快落地;推进与砂拉越大学、科廷大学的合作,开展合作办学、课程引进、研究生教育、科研合作、学生交换等,拓展中外合作办学专科项目,努力实现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突破。
国内方面,与北方工业大学主要开展土木工程、机电工程等方面的全面合作,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主要开展材料化工、物流管理等领域的全面合作,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主要开展化学化工材料领域的科研合作、教师科研进修、博士后联合培养等。与同济大学合作举办郑州中德学院,主要开展本科生联合培养工作。同时,注意加强与省内高校的合作交流,尤其是与郑州大学、河南工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河南工程学院等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开展科学研究与研究生联合培养。
此外,学校要进一步加强与相关科研院所、学术团体、高等学校等的广泛交流与合作,积极与国内知名大学及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开展联合育人、协同创新等。要进一步深化合作内容,创新合作形式,拓展合作领域,借力校外优质资源,实现学校的快速发展。
我们有幸逢上这个新时代,这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这是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在这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我们要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教育为契机,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通过“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以党的建设的高质量推动全校上下形成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良好局面,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优化提升。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简介:卢奎,男,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校长,博士,教授。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