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暑期,全天候、全身心忙于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运动会我校承担的赛事及活动。这既是光荣的政治任务,又是大力宣传我校升本之后综合管理能力和发展活力的大好时机,必须全力以赴、确保成功。工作之余,利用早晨和晚上的时间,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一书,对书中第十一部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谈一点学习心得,与同事分享。
习总书记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建立文化自信,必须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根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缩影和结晶。传统节日是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窗口和舞台,是最贴近生活和百姓的特殊日子,是炎黄子孙的共同乡愁。所以应高度重视传统节日的当代文化建设,在继承中创新,让更多的人了解其文化精神和文化形式,在喜闻乐见中自觉传承和发扬光大。
一、传承和创新传统节日的物质文明
1传承和创新传统节日的饮食文化
“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是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礼仪。节日里,中国人最喜欢的是围着大桌子一起吃饭的热闹祥和的氛围。传统节日总是包含着各种各样的饮食文化,节日食品不仅仅是物质产品,同时还是文化产品。无论是春节、元宵节、端午节还是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除去其从不间断地传承古老的精神文明外,节日的传统仪式背后,还为人类保留下了相当丰富的物质文明。节庆食品是从祭祀各种神灵的食物祭品中演化而来的,久而久之,我们每一个节日都有其特定食品,如春节吃年糕、吃饺子,正月十五吃元宵,清明节吃青团,端午节吃粽子,中秋吃月饼,重阳节吃重阳糕,冬至节吃饺子,祭灶吃麻糖等等。节日食品已成为节日的标配和重要节日符号,成为节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节日食品和制作技艺已成为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民俗生活中,每一个节日食品里都有动人的故事和传说,祖辈讲述、代代相传。比如春节吃饺子有更岁交子、喜庆团圆、吉祥如意之意;端午节吃粽子传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等等。现如今饺子、粽子、汤圆等节日食品已形成食品产业,产品不仅丰富了国人的餐桌还远销海外。人们在品尝节日食品,其实是在品味中国故事和中国文化。
2传承和创新传统节日的服饰文化
自服饰诞生以后,它的功能除了遮盖和挡风御寒之外就有了传递信息和表达情感的意义。作为时代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象征,服装还是一个时期、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风貌、经济状况、生活方式和文化形象的写真。借助服饰语言表达过节时的情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热爱的心理体现。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节日会有不同的服饰选择,服饰成了节日的主要道具。在传统节日中,人们习惯穿着传统的服饰,这是一种特有的传统节日服饰文化。服饰有盛装与便装之分,节日盛装包含有更多的人文信息、技术含量与审美情趣,节日便装则凝聚了劳动人民日常生活的朴实便捷。节日是盛装产生的基本原因和历史根源,中国56个民族节日盛装的存在,与传统节日的传承密不可分。而今除汉族以外,其他少数民族都会在自己民族的节日里身穿盛装庆祝节日。汉族是一个伟大而历史悠久的民族,由于历史悠久、朝代更迭,不同时期的服饰变化较大,所以现在的人们在传统节日里不知该穿啥也属正常。汉族节日盛装应该如何选择,汉服和唐装在民间的呼声最高。
汉服,即中国汉族的传统民族服饰,又称为汉装、华服。其由来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一直到明代,连绵几千年。自炎黄时代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汉服已具衣、裳概念,历经周朝代的周礼制规范制式,到了汉朝因推崇周礼制而趋向完善并普及,汉朝因文景之治、汉武盛世及光武中兴,使汉朝的影响力达到鼎盛,汉人称谓由此而生。后来清朝“剃发易服”,汉服淡出,但汉服以其强大的生命力从未灭绝。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束腰,用绳带系结,也兼用带钩,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汉服的影响十分深远,我国部分少数民族以及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服饰中均具有或借鉴了汉服元素。
“唐装”并不是唐代的服装,而是从海外传入的称谓。就像外国人把华人称为唐人,把华人居住区称谓“唐人街”一样。唐装是由清代的马褂演变而来的,其款式结构有四大特点:一是立领,上衣中心开口,立式领型;二是连袖,即袖子和衣服整体没有接缝,以平面裁剪为主;三是对襟,也可以是斜襟;四是盘扣。
无论选择汉服还是唐装,汉族应有自己的节日民族服装,以增添传统节日气氛,传承传统节日文化,增加民族的亲和力和凝聚力。
3传承和创新传统节日的民俗仪式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承载着民俗和情感,每一个节日食品都蕴含着丰富的传说和艺术形式。民俗仪式是节日的特色和组成部分,节日的文化价值是通过民俗仪式表现出来的。节日的一些古老仪式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蕴藏自然与人生之理,包含亲缘与伦理之情。一些具有深厚文化价值与民俗活动的传统节日,由于缺少仪式的支撑,民俗活动日益削减,节日日趋变形。元宵节划旱船,端午赛龙舟,中秋节赏月,重阳节登高,春节贴对联、门神、拜年等民俗活动已经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传统节日中不同的民俗仪式和表演与节日内涵相辅相承,使节日传说鲜活起来,使古老节日灵动起来,使节日各具特色,让人记忆深刻。春节有了红红的对联、窗花、福字贴,便有了红火和喜庆之意;元宵节有了彩灯、旱船使春节欢乐气氛达至高潮;清明节有了祭祀仪式,人们的思念和追忆便有了寄托;端午赛龙舟、中秋节赏月、重阳节登高等等都分别使节日无形的故事传说走入了现代生活。
节日不仅是一种民族文化的美好记忆,更能体现鲜活的文化生命力。节日仪式中包含了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文字、诗、歌、音乐、舞蹈、绘画、民俗活动等等,这些异彩纷呈的文化遗产都需要我们加以整理、继承和保护。对相关神话、民间故事、传说、歌舞、符号、戏剧等表演艺术进行继承和发展。节日文化是逐步构建起来的,一个时代如能创造和传承具有生命力的节日文化,从中折射、体现出这个时代的文化创造力,形成特有的民俗仪式,并将这样的传统节日世世代代传下去,那是对中国文化的重要贡献。
二、重视和改革传统节日的祭祀文化建设
祭祀曾经被破除过,但在民间,祭祀活动根深蒂固从未间断过。节日和祭祀的关系密不可分。节日源于原始的宗教仪式,原始的宗教仪式是为了调和两种关系而出现的。一种是调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另一种是调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传统节日也是为了调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了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们认为只有祭祀天神、祭祀太阳、祭祀土地、祭祀水神、祭祀山神等,才能获得自然神的保护。先人从这些祭祀意识中实现了集体价值并获得了集体的认同需求。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并存。祖先祭祀仪式在传承发扬民族精神和文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在新郑举办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是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共同祭祀。拜祖大典内涵深远、仪式感强,既传承了炎黄文化,又凝聚了炎黄儿女的中国心。传统节日是一个综合性的文化载体,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祭灶等传统节日均包含祭祀活动。
从人类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和人个体心理需求的角度,从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方面,政府、学界、教育界和新闻界应有共识,应对祭祀文化的建设多一些思考多一些规划。首先在传统节日中应正视祭祀活动的客观性,不能回避;其次对传统节日的祭祀活动应加强文化建设,不能使其迷信化和妖魔化。
三、增添和发扬传统节日的娱乐元素
娱乐是节日活跃的灵魂,所有的节日都跟娱乐分不开。一些年轻人不喜欢传统节日,主要是觉得传统节日仪式太单调、娱乐元素太少,这是误解。其实我们传统节日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只是我们没有有效的发掘和应用。中国人天性喜欢热闹,我们闹新年、闹社火、闹元宵,所有的民俗活动都是在热闹的气氛中度过,一些节日表演是辞旧迎新的文化象征符号,它可以使人更加深切地体验到旧与新的区别,使生活更加富于艺术美感。
我们在挖掘节日文化的同时,也不妨增加其娱乐活动内容,或有舞蹈,或有诗歌,或者其他适合百姓参与的文娱活动,使人们在参与中既获得精神上的轻松自在又可以形成深刻的文化记忆,那么节日文化的传承自然会相沿成习。新郑黄帝拜祖大典就是集祭祀、歌咏、旅游、论坛于一体的大型文化活动。主体活动一般由“迎亲”和“拜祖”两大部分组成。“迎亲”活动将继续采用盘鼓、舞龙、舞狮、团体舞蹈等多种形式的文艺表演。拜祖仪式按规制分为“盛世礼炮、敬献花篮、净手上香、行施拜礼、恭读拜文、高唱颂歌、乐舞敬拜、祈福中华、天地人和”九项仪程。在拜祖大典期间,全世界炎黄子孙齐聚一堂,同根同祖,共拜轩辕,共同表达促进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共创和谐生活的美好愿望。
总之,重视挖掘整理传统节日的深厚文化内涵,传承创新传统节日仪式,既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又是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作为高校,应发挥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功能,充分发挥文化研究高地和智库作用,认真研究和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利用课堂、课余活动、校内媒体、校园文化等载体进行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全员参与,讲好节日故事,过好传统节日,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传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