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的起航地、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在浙江大学参加我校中层干部素能提升培训期间,其中有一堂党性教育课便是在嘉兴市南湖纪念馆展开的。九十八年前,一群有志之士怀抱着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汇聚于嘉兴南湖的红船上,中国革命的航船由此扬帆起航,这小小的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改天换地的大事件,也孕育了中国共产党人建党初期便秉持着的伟大革命精神。习近平同志指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也是‘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
在南湖纪念馆倾听着老先生的动情讲解,遥想着当年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感佩着革命同志的英勇伟大,与此同时,我也不由地想到了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想到了我们“郑工人”,我校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今日的辉煌?“郑工人”又是如何在传承我们的初心和使命的?细细想来,其实“郑工人”的身上也有股子“红船精神”。
一、“郑工人”具有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创造精神
中州大学的创办,本身就是“郑工人”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创造精神的物化和生动体现。改革开放初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而人才短缺的问题也愈来愈突出,郑州虽为省会城市,同样面临着各方面人才紧缺的矛盾和瓶颈,社会发展受到一定制约。本着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原则,1980年3月,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省文委、省计委、省教育厅、省人事局、省知青办提出的《关于试办大学分校和大专走读班的请示报告》。郑州市政府委托郑州市文委负责学校的筹建工作;5月,学校开始筹建,校址临时设在原郑州市第48中学;8月22日,市教育局向市革委、市政府提出《关于举办郑州大学分校的请示》,并经省政府和省教育厅审批;9月15日,市教育局提出《关于建立郑州大学、河南医学院郑州分校的请示》,17日,市革委、市政府批复同意,19日,学校正式开学,从1100名高中毕业生中录取历史、无线电电子、化学和医疗四个专业五个教学班共200名新生。1981年7月,经市委、市政府批准,原郑州市46中学全部校舍移交我校使用,校舍占地面积20亩,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8月,省政府同意将“郑州大学、河南医学院郑州分校”更名为“郑州市走读大学”;9月,工业与民用建筑(本科)、工业财务会计、工业计划统计三个专业招生161人,学校专业达到7个,在校生360人,教职工23人,兼职教师72人。1985年4月,市政府同意将“郑州市走读大学”更名为“中州大学”;5月,学校正式启用“中州大学”和“中共中州大学委员会”印鉴。1986年2月,原中共中央副主席、政治局常委陈云同志为我校题写校名。1987年11月,占地面积152亩的航海校区开工建设,航海校区是学校拥有的首个功能较为完整的、现代化的校园。1991年11月,河南省教育委员会将我校列入普通高等学校序列。进入21世纪,我校英才校区于2001年5月奠基,2003年9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同年,学校启动了升本工作,四次冲刺升本,为后续升本积累了经验。2009年7月31日,郑州艺术学校并入我校。2011年12月,我校金河校区隆重奠基。新世纪“中大人”在前人的肩膀上看到了新的风景,在前人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辉煌。
回顾我校前30余年的历史,可以说,中州大学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而诞生,并成长于改革开放的浪潮之中;其成立掀开了郑州市市属高等教育的新篇章,其成长见证了我国改革发展的新成就。创造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试想,如果没有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创造精神,中州大学从何而来,因何而立,又何以屹立于高等教育之林?!
二、“郑工人”具有迎难而上、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
党的十八大之后,我校发展的历史接力棒传入新一任领导班子手中,新班子坚定信心、瞄准目标、矢志不渝、奋力攻坚,以“一·五五”工程为统揽,带领全校师生员工从升本大局出发,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步、工作上同干,围绕升本“一个中心”,实现“五抓五提升”——抓好名师培育工程,提升教职员工整体素质;抓好名专业培育工程,提升教学和办学水平;抓好硬件设施建设工程,提升办学条件;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工程,提升教职工生政治思想水平;抓好制度建设工程,提升管理水平。2013年3月,金河校区二期工程全面展开,2015年9月投入使用。金河校区建设拓展了学校的发展空间,为学校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办学层次奠定了基础。2014年5月9日,郑州广播电视大学并入我校。2015年4月24日,我校通过省高校设置委员会考察评估,克服重重困难入围教育部申报设置本科院校名单;9月13日,教育部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对我校升本工作进行全面考核,给予我校高度评价;10月16日,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101名专家进行投票,我校以98票的高票通过,几代人的“升本梦”终于得以实现,我校的发展也步入了新的阶段。
升本成功是激动人心的,是鼓舞士气的,是令人喜悦的,但参与升本工作的老师们都清楚:多少人舍小家顾大家,家人孩子顾不上、一心扑在工作上;多少个日日夜夜,大家不眠不休,保证完成任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正是全校师生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使“中大”变成“郑工”、“中大人”变成“郑工人”。
通常来讲,一个人在繁重的工作完成之后自然而言会转入休息时间,一个单位在高强度的任务之后也会进入调整和间歇阶段。但“郑工”上下很快实现了角色的转变,特别是学校领导,没有丝毫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的思想,不仅没有这种思想,反而越发精进,在升本目标完成之后,又确立了新的目标。学校领导围绕“建设什么样的本科院校”“如何建设合格本科院校”,提出以“一二三四”工程为抓手,统揽各项工作——围绕“建设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一定支撑作用、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这一战略目标;促进学校由“专科向本科、综合型向应用型”两个转型;实现“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创新创业”三个跃升;确保“师资队伍素质、教学科研水平、学生综合能力、学校发展活力”四个显著增强。经过近几年的努力,“一二三四”工程已成效初显。
2018年9月,学校第一次党代会胜利召开,这次大会是在全校上下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学校内涵建设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周春辉书记在大会上的报告全面回顾了建校38年来的创业与拓新,实事求是地总结了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准确研判了学校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科学谋划了学校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发展的“九大责任”,全面回答了“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三大重要课题。党代会后,全校师生员工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认真学习贯彻第一次党代会精神;各级党组织、各单位密切联系实际,列出专题,研究本单位重大发展问题,明确奋斗目标,理清发展思路,有力推动本单位各项工作全面提升,以党的建设高质量引领本单位发展高质量,汇聚起了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
回顾学校近1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发展,迎难而上、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是“郑工人”最鲜明的性格色彩,正是这种奋斗精神造就了升本的成功,而学校未来的快速发展也必将继续依赖于这种拼搏意识和坚实笃行。
三、“郑工人”具有默默无闻、立德树人的奉献精神
40年来,我校四移校址、三度搬迁,历经了“郑州大学、河南医学院郑州分校”“郑州市走读大学”“中州大学”“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几个发展阶段;由占地面积20亩、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发展到占地面积1483亩、总建筑面积48.24万平方米;由最初的4个专业5个教学班、共200名学生,发展到今天25个本科和50余个专科专业、在校生14000余名,总计培养近9万名大学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学校犹如星星之火,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最初的“自行车上的大学”,发展成为一所办学规模较大、学科门类较全、社会声誉良好的全日制普通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说,成果是丰硕的,成就是显著的。“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校的发展固然得益于很多因素,然后,最动人的一个因素就是我们紧紧依靠一代代“郑工人”默默无闻、埋头苦干、呕心沥血的奉献。
建校至今,学校一贯重视立德树人工作。我们不妨从一些具体实例中管窥一斑:1981年9月学校党组织正式成立,10月,团组织成立,党团工作始终围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展开。1985年4月,学校邀请著名作家魏巍来校并为师生作了题为“关于在写作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报告。1986年2月,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学校党委制定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十项措施”。2000年6月,学校开展“师德师风大讨论”活动。2000年下半年开始,学校酝酿实施“德育导师制”且不断完善,并与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相结合,此工作模式曾受到河南省委主要领导同志的肯定和表扬。2006年学校被省教育厅授予“河南省高校德育工作优秀单位”,2011年学校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市思想道德教育先进单位”称号。2013年以来,学校成功组织召开全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颁布《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召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评审会议;与郑州市政协文史馆共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与段东村共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实践基地”;在敏学书苑建立“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基地”;组织“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座谈会;建立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优秀毕业生张明珠,服役于海军辽宁舰,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荣获教育部奖励;学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讲团”获2018年全国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多次在讲话中强调“立德树人”:2014年9月9日,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总书记讲到“好老师应该懂得,选择当老师就选择了责任,就要尽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体现到平凡、普通、细微的教学管理之中”。2016年12月7日至8日,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总书记讲到“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上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18年5月2日,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总书记讲到“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讲话时他强调“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因此,立德树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是我校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任务,我们应该一以贯之,毫不动摇。
“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九十八年前嘉兴南湖上的那条红船,开启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已经走过了40个年头,而郑州工程技术学院也即将迎来40年校庆。40年来,我们的学校同祖国一道,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改变,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也随着新时代的到来而迈向了新征程,尽管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可能还将面临诸多的困难与挑战,但“郑工人”坚信,只要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开拓进取,传承我们“郑工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初心和使命,学校一定会与祖国母亲一起,共同走向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