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在思考构建“理想城邦”时,将“善”称谓成“共同体”,自此,人们开始将人类社会认同为一个追求“正义善”的共同体。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和批评古代的“共同体”、封建“共同体”和资本主义“虚假的共同体”的基础上,提出“真正的共同体”的思想,指出以扬弃“虚假共同体”对人的异化以及人对自然的单向破坏,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找寻新的协调发展的道路。2011年《中国的和平发展》第一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积极进取,统筹研判国内和国际大局,提出以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新型国际关系的主张。
查阅《学习强国》,该平台以“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统计了2012年12月5日至2019年7月31日,习近平同志在会见各国元首、地区政要和各种国际峰会及国际会议等外交活动场合,以及国内党政会议、国事活动的讲话及新年贺词中,共计402次专门论述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查阅习近平同志402次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相关材料,早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多数出现在国际交流、国事外交等场合,自2015年以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逐步成为我国治国理政的方略,在每年的新春贺词中,习近平同志都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和丰富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历经七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完成了由形成、丰富、成熟和被国际社会接纳的过程。
2011年9月6日,《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首次提出“命运共同体”。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正式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2012年11月,习近平会见外国人士时指出,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2015年9月,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7年2月10日,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将我国所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首次写入联合国决议。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再次明确:“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等等。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构建条件
纵观历史,人类正处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等大发展大变革时期,但和平与发展仍是世界各民族的共同愿望,是经久不息的时代主题。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包括以下五方面条件:
第一,人类面临的传统风险没有得到根本性遏制。国与国、国与地区、地区与地区间发展不均衡,世界经济增长乏力,西方大国“零和博弈”的外交策略没有根除,导致的不稳定性没有消除,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
第二,人类需要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网络安全、恐怖主义、重大传染性疾病等非传统安全方面的挑战,创造人类社会的美好未来。
第三,全球经济化、信息技术发展,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日益加深,不同国家和地区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只有顺应世界大势,寻求世界各国人民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实现多赢共赢,推进共同发展。
第四,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体现在从“以和为贵”“协和万邦”,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四海之内皆兄弟”,再到“计利当计天下利”“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等和谐与共的理念,使中华文化成为人类古代四大文明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它蕴含着超越时空、跨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的文化基因,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了文化根基。
第五,中国向世界展示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建设成就的同时,又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和构想,表达了中国不仅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更是敞开胸怀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快车”、共享发展机遇,为人类社会共同发展注入了“中国智慧”,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第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我国外交之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生动实践。在新时代,我国从致力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到不断拓展全球伙伴关系网络,从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到真实亲诚的对非工作方针,再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教育行业如何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进入21世纪,教育格局随世界多重变化处在深刻变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报告中指出“教育是全球的共同利益”。对于教育有着里程碑意义,代表新时代教育的价值取向。其涵义包括:
第一,向善教育,如,公民美德、正义感和价值观,要传授人与人交流中的善意和善行,实现社会群体的善意和善行,每个人也是这样形成与他人的共同体,实现自身的幸福。
第二,共同利益理念认为,各国政府、产业、民间组织和个体共襄教育盛事,实现共同利益,凝聚力量。
其三,认可不同种族、社会环境、不同历史进程对幸福认知的差异。在尊重多样性、多元化的利益诉求下,强调“共同性”利益理念。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契合了教育作为全球共同利益的国际共识。
四、应用型本科院校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思考
查阅“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概念,总是伴随“地方性”这个名词,作为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服务地方行业企业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己任,如何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呢?
第一,建立“学校与企业和行业的共同体”
学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只有得到了企业认可,学校才能持续发展,如何才能培养合格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企业参与育人过程,在我国教育顶层设计时,还没有把企业作为学生培养方的写进教育法规,学校必须利用自身优势主动联系企业,赋予企业参与育人“有利可图”的愿景,仅仅用社会责任和担当要求企业是不现实,促使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的措施,达到企业受益,企业才可能和学校形成共同体,不然都是停留在框架协议、意向书的阶段,开不花结不了果。
第二,建立“学校与地方政府的共同体”
作为地方性高校,地方政府对高校的管理水平和支持力度直接影响学校的发展,全国和我省许多高校遇到这样的问题,如何让地方政府成为管理高校的“行家里手”,帮助学校积极、及时解决发展的困难,举政府之力从制度建立、措施运用等方面,要考虑高校的特点和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政府既要有“神来之笔”,还得多一些“点穴之作”,敦促学校快速稳步发展,建立“学校与地方政府的共同体”是一项及其复杂的工程。
第三,建立“学校与教职员工的共同体”
用最朴实的话表达这个观点:“把学校建成教职员工的家,教职员工把学校当成家”,前者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后者是个人努力工作的标准,要想成为一个快速发展、事业蓬勃的单位,必须做到这一点。做到了这一点,我们事业的活力、动力、合力、提升力都有了。
第四,打造“教职工的共同体”
教职工是学校事业的耕耘者,是实施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的主力军,是落实学校发展规划的践行者,打造凝心聚力的“教职工共同体”,是我们事业蓬勃发展的保障。近十年学院快速发展,新进的人员很多,学校又是本科院校的新兵。既是新队伍、又是新事业等等,我们的困难不言而喻。如何打造“教职工的共同体”?
1.个人坚持业务学习。面对新的事业、新的发展机遇,每个人必须坚持学习,每个人要针对新工作、新岗位的工作需要,加强业务学习,学校是一个知识和能力高度汇聚地,职工彼此间交流以业务交流为主,个人的业务能力是每个人的立足之本。
2.工作坚持服务意识。2019年3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罗马会见意大利众议长菲科,70后的菲科问习近平:“您当选中国国家主席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习近平回答问题时,有这样8个字:“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是服务的至高境界。如果在工作中,秉承“服务至高”的原则,用“服务”替代“管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就顺畅了,就容易凝心聚力了。
3.理解处事能力差异。相对上一条来说,许多时候我们所面对的工作对象或者是合作伙伴,并不是服务意识不够,态度不好,通俗地说:“人很善良,处事能力不够或者做事能力不够,等等”,对于这样的同志,我们应该坚持“善行”,多予以帮助,如果无力帮助,我们应该多理解,说服了自己,就接纳了他人。
人生很长,现行退休和用人制度下,同事间在一起共事的时间很难超过40年,只要坚持“学习、服务、理解”,在我们有能力的时候,用我们“善行”去帮助需要我们帮助的人和事,献策出力,图事之需,给人之便,在走好自己路的前提下,让别人的路越走越宽,这样的话,就容易形成干事业的“共同体”,形成这样的团队,我们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其实,我个人追求的目标时很简单,和同志们一起服务于我校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将自身融入事业发展的共同体中,和青年教师共同成长,年轻人的快速成长,才是我们事业发展的持续力量,希望用自己的能力做些事情,用自己汇集近三十年的资源做好“传帮带”,将来我退休了,回到校园时,曾经面熟或共过事的人不躲着我,更希望听到有人这样说:“这老头儿不错”,呵呵!写得不像读后感,见谅!见谅!
第五,建立“师生共同体”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每个老师的梦想,每个学生也都希望遇到终身不忘的好老师,……,要形成师生共同成长的环境和机制,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以上是我的笔记和随感,不妥之处,请各位同仁指正!
愿我们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