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人民共和国70华诞到来之际,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学习纲要》中的一些新概括、新阐释、新表述值得我们细细研读。譬如:“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是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金钥匙”。这里的“谋”字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具有鲜明的指向性和强烈的实践性,既同党的宗旨、党的路线、党的建设息息相关,又同真抓实干、实干兴邦紧密相连,可谓“一字千钧”。作为高校工作者,只有要牢牢掌握这把金钥匙,全面领会“为谁谋为谁干”“谋什么干什么”“如何谋如何干”的问题,才能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才能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的内生动力和行动自觉,从而在思想认识上达到新的高度,在工作实践中增强落实的效度。
一、深刻把握“为谁谋为谁干”的价值追求
“为什么人”的问题从来不是安身立命、干事创业过程中的小问题。北宋大儒张载有句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曾经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奋发有为,表明了高远的价值追求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和磅礴的力量。这也是志存高远历来为人们所推崇的原因所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更是一语中的地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从入党之初就应该想明白“为什么人”的问题,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为什么人”而成立的,“为什么人”而奋斗的。进而懂得,为人民而立、因人民而生的党,自然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始终相信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
回顾历史,无论是领导全国人民翻身求解放,还是带领全国人民富起来,观照当下,无论是为人民谋幸福,还是为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譬如,无论是在梁家河的知青岁月里,还是在主政浙江的改革探索中,习近平同志都时刻惦记着群众,满怀深情地关怀和体恤百姓,全身心地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一度将个人的奖品换成了对群众更有用的手扶拖拉机。由此可见,他将执政理念概括为“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将发展思想概括为“以人民为中心”,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作为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的。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鲜明指向性,既来自于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又来自于党的根本宗旨。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本质属性,是党的职责使命所在,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是检验我们工作成败的根本标准。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为人民负责是职责所在。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牢记使命,方能致远。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向方志敏、焦裕禄等优秀党员干部学习,心里始终装着人民群众、想着人民群众,勇于对人民负责,能够对人民负责,以实干赢得人心,以正气凝聚人心,以人民为重,以人民为先,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刻进骨子里,融入血液中,落到行动上。
二、深刻把握“谋什么干什么”的目标导向
凡事有目标才有方向。民之所向,党之所往。每当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期盼。我们在盘点自己一年来的收获,憧憬新的一年的美好生活时,也要想到我们身边人的梦想。譬如,大学生说希望找份好工作,中年人说希望二老身体好,农民朋友说期待早日脱贫。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作为党员干部,时刻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同频共振、换位思考,这既是一种工作能力,也是一种工作方法。无论何时,作为一名党员干部都要牢记宗旨和身份,把握好面临的主要矛盾和群众的热切期盼,做群众最期盼的事,当群众最期盼的人。无论身处何位,都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切实站在群众立场谋划工作,用群众的观点推动工作,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坚持目标导向,更容易达成愿望。只有坚持为人民群众服务,为人民群众办事,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作为检验我们工作的最终标准,人民群众才会发自内心地拥护我们党,我们的工作才能更多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客观来讲,真正做到对人民负责是不容易的,要坚持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不断强化服务意识,真正对事业负责。实践证明,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就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与群众打成一片,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增进对群众的真挚感情,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合理利益诉求,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予以解决或及时反馈。譬如,作为高校工作者,如何为青年学生谋一个幸福的未来,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学校“一二三四”工程对我们今后一段时期“谋什么干什么”作出了科学的规划,接下来就是如何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去落地的问题,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去落实的问题。
三、深刻把握“如何谋如何干”的方式方法
“上兵伐谋”是《孙子兵法》中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意即凭借谋略建功,使用策略取胜。当前,我们学校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打好转型发展的硬仗,破解专业建设的难题,迫切需要学校各级领导干部掌握善谋实干的方式方法,做到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头上有指标,各个肩上有压力,项项工作有着落。
(一)树立大局意识,做到站位全局、统筹谋划
清代陈澹然说“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大局里有担当,大局里有品格,大局里有智慧。作为党员干部,着力提高善谋全局、运筹帷幄的能力,既要充分地认识大局、谋划大局、把握大局,又要积极地围绕中心、准确定位、服务大局。要心中装着大局,认真研究大局,准确把握大局,紧紧围绕大局,凡事善于从全局的高度去思考、谋划和处理,时刻能够主动地把工作放到大局中来认识、来思考、来谋划、来运作。要站位全局,通盘考虑,综合权衡,充分了解和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充分考虑和兼顾各方面的利益,把方方面面的思想统一起来,把上上下下的力量凝聚起来,把各个层次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努力形成强大合力,推动工作顺利落实。譬如,学校“一二三四”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各项工作来共同支撑,需要统筹各方力量来共同推进,需要全校上下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紧抓不放,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实现突破。统筹各项工作就是要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统筹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的关系,统筹把握战略定位、目标任务、支撑体系等各个方面,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各项事业、各个环节相互协调、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各单位也要立足实际,把握时机,突出优势,找准推动工作的切入点、着力点和突破口,主动呼应,主动对接,主动融入,相互配合,相互协作,互动联动,一体运作,统筹协调,全面推进。实践证明,一个部门的持续发展,既要积极发掘优势、发现优势、创造优势,使自身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又要立足全局、找准定位、主动融入,与其他部门优势互补、有机整合,才能在服务全局中实现自身的更好发展。
(二)运用科学思维,做到谋而后动、动必有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超前谋划,做到事事处处早谋划、早安排,才能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随着强敌的进攻,武装革命陷入了困境,面对“红旗还能打多久”的疑问,毛泽东同志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随后进一步阐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当经济发展走入歧途,有的人视环境污染为经济发展必须付出的代价,为了发展不考虑环境污染,面对“哪个国家不是先污染后治理”的疑问,习近平同志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随后进一步阐述了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正确对待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之间的辩证关系。实践证明了两位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应时代之变迁、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的执着自信和历史担当,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这也启示我们,要坚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通过多思多想多谋划,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的能力。实践证明,科学的思维特别是系统性、前瞻性、战略性思维,无不来自于坚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正确的思维方式。而思想的进步、观念的进步、知识的增长、技能的提高,都离不开学习。注重学习是领导干部讲政治的具体表现。习近平同志曾说,领导干部如果不加强学习,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就难以做好领导工作。对于领导干部来说,能不能坚持勤奋学习,不仅是一个态度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总之,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学有所成,贵在学以致用。只有把学习当作一种生活方式,才能更好更快地学会抓重点,千方百计出成效;学会抓措施,多措并举显思路;学会抓计划,规划未来促发展。
(三)坚持真抓实干,做到奋发有为、勇于担当
庄稼是一茬一茬种出来的,房子是一砖一瓦盖起来的。同样的道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注定不是一趋而就的事情。面对来自国内和国际的,来自党内和党外的,来自社会上和自然界的各种困难挑战和风险考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中国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都要靠真抓实干才能实现。真抓实干,关键在抓,核心在干。“实干是真功夫,落实是真本领”。真抓实干就是要察真情、说实话,出真招、办实事,下真功、求实效。实践证明,我们取得的每项成绩都是真抓实干的结果,出现的每一项偏差,都是抓而不实的后果。因此,我们一定要把谋划的热情转化为实干精神、实际行动,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集中精力、心无旁骛,把心思真正放在研究问题、谋划发展、推动工作上。
习近平同志讲,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责任心是一种爱岗敬业的精神,也是一种敢于担当的品质,更是一种成就事业的素质。一个人有了责任心,就会用心想事,热心做事,专心谋事,耐心干事,公心处事,这正是干好工作的重要前提。用心想事就是在工作中尽心尽力,善于从不同渠道汲取工作灵感,集思广益形成谋划的资源;热心做事就是积极参与、主动参与、勤于参与各项工作,善于做中学、学中做,把各自的本职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专心谋事就是凝心聚力谋划事,有沉下心来争创一流的态度,善于排除一切干扰做成事;耐心干事就是能打持久战,善打攻坚战,越难的事、越琐碎的事越有耐心;公心处事就是事事出于公心,处处不求私利,做人公道正派,办事公平合理。
奋斗是人生的底色,事虽难做则成,路虽远行则至。真抓实干,既要有思路、有部署,又要抓实施、抓落实,说到底就是一个运作的问题。善不善于运用,很多时候就看是不是勇于担当。勇于担当就是要明确方向,朝着目标科学地干,干出老百姓期盼的事情,做到逢山开路、遇河架桥,这无疑需要下大功夫更多地研究做、研究如何做得更好,才能把工作部署落到实处、见到实效。有为才能有位,有位更要有为。对于部门负责人来说,更要切实负起责任,不仅要善于抓决策制定,更要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带头组织决策的实施;不仅要当指挥员,更要当战斗员,形成干工作“向我看,跟我干”的良好风气。奋发有为是一种精神状态,也是一种品质。干工作、干事情只有奋力争先、争创一流,才能始终保持旺盛活力、富有创造力。因此,奋发有为就是要始终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有一年好于一年的志向追求,有一年快于一年的工作速度,有一年高于一年的工作水平。
(四)努力开拓创新,做到抢抓机遇、顺势而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思想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解放思想的空间有多大,推动工作的空间就有多大。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更要懂得捕捉机遇、创造机会。机遇来之不易,机会稍纵即逝。机遇不但来自于客观存在,更来自于自身作为。譬如,应对危机是机遇,突破风险是机遇,破解难题是机遇,敢于负责、勇于创新也是机遇,要坚定信心、乘势而上。阔步新时代,一定要增强机遇意识,倍加珍惜机遇,牢牢抓住机遇,不断创造机遇,切实用好机遇,做到积极作为、主动作为、有所作为。很多时候,干好了工作难点就是打造了工作亮点,填补了工作盲点就是找到了工作突破点。
作为党员干部,要自觉地把工作岗位当作机会、当作舞台、当作责任。只有常想自己身居何位、该干何事,应负何责,才能真正把心思放在研究问题、谋划工作上,把功夫下到深入实际、了解实情上,把责任落实到运作中、体现到实效上。譬如,宣传部工作头绪多、任务重,有“百米天天跑,常年马拉松”的特点,如果一味按部就班、四平八稳,就很难适应“时效度”的工作要求。如果把看似不急的工作办得拖拖拉拉、费时良久,影响的不仅是大局,更是党委形象。这就决定了宣传平时工作既看过程,又看结果,更侧重在时限要求内看结果,要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下,注重时效,雷厉风行,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实践证明,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工作质量的高低。同样的一件事情,主动出击和被动应付的效果差异很大。因此,我们要大力弘扬直面困难、勇于担当、改革创新、知难而进的精神,积极营造干事创业、奋勇争先的工作氛围,更多地把精力用在营造育人环境上,用在激发内在活力合力上,从而加快推动学校“一二三四”工程早日完成。
总之,纵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处处闪现着善谋实干的睿智之光;回首新中国70年来的光辉历程,时时折射出实干兴邦的奋斗足迹。作为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金钥匙,“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既有强烈的价值取向,又有明确的目标导向,更有科学的引路指向;既是一种可贵的能力,也是一种不懈的努力,还是一种变革的伟力。实践证明,善谋实干是党员干部事业心、责任心、领导能力、工作水平的综合反映,体现的不仅是党员干部的大局观念和科学思维,还有勇于担当、奋发有为的精神,不仅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还有开拓创新、顺势而谋的进取意识。新时代新要求,如何为青年学生谋一个幸福的未来,毫无疑问,需要高校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在深处、谋在新处、干在实处,不断提升善谋实干的能力。